阅读(3065)
评论(0)
无论我们的科技如何发达,人类的每个个体在变化万端的自然界中所面临的危险却是不变的,面对大火、洪水、风暴、捕食的野兽、雷电的威胁,往往要靠着大自然的怜悯才能逃过。然而,对于某些岗位的工作者而言,这就是日复一日的劳作。他们无畏地工作,以保证他人的安全,或者拓展人类的知识和视野。以下就是关于他们的日常故事。
空气爆炸的一天
贾克琳·威托是一个气象主播,在加拿大大草原上工作,这是除了...
阅读(2802)
评论(0)
“经济学家炒股必亏”,这种公众的认识似乎已经成为了对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魔咒,而且每每应验。不过,今年诺贝奖得主用自己的理论炒股秒杀巴菲特,俨然是个赚钱大神,为经济学家正了名。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理查德·塞勒教授,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现年72岁的塞勒,除了大学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任职。塞勒主要致力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阅读(2668)
评论(0)
一鸣惊人
2017年10月,人工智能再一次吸引了人类的眼球。AlphaGo的最新版本诞生,并且以骄人成绩击败上代版本。
曾经,AlphaGo横扫棋坛无敌手,它打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围棋棋手。先是2016年它击败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因此得名“AlphaGo高手”;而后在2017年5月稍加改进后,通过网络下棋击败了60位世界顶级棋手,也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因此又得名“Alph...
阅读(2965)
评论(0)
如果不是种种阻挠,下面这些疯狂的交通工具很可能一百年前就已风靡全球。
比奇气动地铁
邮寄信件靠邮筒,邮寄人也靠邮筒?1869年,美国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伊利·比奇就萌生出了此种奇异的想法,并且力求付诸实践。一种本用来传递信件和包裹的邮寄气筒被他设计成人类传输机,像圆柱形的公共汽车车厢。这就是1870年诞生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比奇气动地铁车,这也算是美国最早的地铁。
比奇气动地铁建立在纽约...
阅读(3158)
评论(0)
80小时跑出563千米,一次性完成10507个俯卧撑,拳击比赛连续打了7小时,64岁高龄在海上不停歇地游出177千米,在水下静态闭气长达近12分钟……人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非常神奇的人,他们的表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比如有的人智商爆表,也有的人体能潜力令人惊讶,下面就是一些创造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运动奇迹的故事。
跑男来了
2005年,一个叫做迪...
阅读(3019)
评论(0)
现代的动物权利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并逐渐在全世界推广开来。这项运动旨在阻止或减少对动物的虐待和疏忽,并帮助动物改善生活条件。19世纪末,人们为动物建立了许多动物庇护所和保护组织,有的一直延续至今。动物保护主义的主要主张包括反对动物实验,反对使用动物毛皮制造服饰,并倡议保护濒危动物,等等。
然而,动物权利运动发展至今,保护方式五花八门,并且往往伴随着动物保护人士之间的派系斗争。对...
阅读(1297)
评论(0)
是否已经关门、是否已经洗干净手……强迫症患者需要来来回回的确认。
强迫症是焦虑症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反复且不想要的想法、主意和感觉,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被迫重复地做着某事。很多人都知道或者怀疑他们的这种强迫观念是不正确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很难摆脱这种折磨。
我们也许都对身边的好友开过这样的玩笑,“你这个强迫症,今天出门又没吃药是吧?”实际上真正的强迫症...
阅读(819)
评论(0)
作为“心灵的窗户”,眼睛里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情绪。透过眼神了解内心是一种奇妙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共情能力,追根溯源,决定这种察言观色能力高低的因素竟然藏在我们的基因里。
穿透眼睛的爱情
1996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心理学家亚瑟·亚伦发起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证明两个人之间经过4分钟的对视能够产生一种亲密感。亚伦博士让陌生人两两一组在实验室中对视,参与者对陌生人总体上都得...
阅读(981)
评论(0)
晚上吃太好可能会得糖尿病,深夜加班可能会致癌,心脏病常常在凌晨发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大都发生在凌晨……这一切都是生物钟在捣鬼。因此,诺贝尔生理学奖给我们的健康启示就是....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又颁布了,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因为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奖。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那么可以通俗的说,这三位科学家其实是研究“时...
阅读(1451)
评论(0)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激动人心的修复时代。各种带有“黑科技”的新型假肢,让那些原本因为肢体残缺而心灰意冷之人重新点燃了圆梦的希望。美国一名10岁小女孩,天生左手严重萎缩,而3D打印技术为她量身打造的轻巧假肢让她实现了演奏小提琴的梦想。以色列ReWalk公司的外骨骼机械设备,以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帮助瘫痪患者通过自己的头脑即可控制假肢的移动。还有,英国的纽卡斯尔大学开发出一种可以“看到”...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