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新浪微薄腾讯微薄

最新碎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置顶推荐

最近更新

人类为了治疗牙齿曾经历怎样的“酷刑”?

大科技人类为了治疗牙齿曾经历怎样的“酷刑”?

阅读(361) 评论(0)

牙科诊所是不是你最恐惧的地方之一?一想到要面对牙医和刑具似的仪器,你就不敢踏进牙科诊所。然而,当你了解了古代的牙齿治疗方法后,就会庆幸现代所具备的牙医科技了。 去理发店看牙 中世纪的欧洲,一个人捂着脸颊坐在理发店里,他是蛀牙患者。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牙医,医疗服务由当地理发店提供。 蛀牙是牙齿细菌引起的,那时人们却认为是牙齿里长了虫子,试图将虫子熏出来——在铁片上加热蜂蜡和一种植...
勇往直前的机器人探险家

大科技勇往直前的机器人探险家

阅读(336) 评论(0)

人们为了探寻未知领域,或是拯救灾难中的人,有时不得不深入一些危险之地,有的地方人类根本无法涉足,有的地方人类要冒生命危险。为了帮助人们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完成危险任务,科学家研制出了一批机器人,它们为人类充当先锋,攀登高峰、深入冰海、穿越洞穴…… 模拟狐猴的攀登者 许多星球拥有极端的地形,其中就包括险峻的悬崖峭壁。为了攀上岩壁收集数据,科学家研发了机器人狐猴3号。它模仿可以在悬崖上行动自如...
瓢虫飞起来后秤的读数会减小吗?

大科技瓢虫飞起来后秤的读数会减小吗?

阅读(330) 评论(0)

把一只瓢虫放在密封的盒子里,盒子放在电子秤上,瓢虫飞起来后秤的读数会减小吗? 不会。秤的读数等于盒子、瓢虫与盒内空气的重量之和,把这三者看作一个整体,整体重量没有变,秤的读数也不变。在盒子内部,瓢虫飞起来后,它的重量看似“离开”了盒子,但它扇动翅膀会制造一股向下的气流,吹在盒子上,对盒子造成压力,而这股压力的大小跟瓢虫的重量相同。
关于屁的二三事

科学之谜关于屁的二三事

阅读(354) 评论(0)

放屁这件事和打哈欠、眨眼睛一样自然,是每天都会出现的、难以避免的生理现象。但是,即使这么常见,你对屁又有多少了解呢? 肠道如何识别屁? 我们对屁了解不多不要紧,但是肠道必须好好分辨屁,因为一旦搞错了,误让李代桃僵的粪便排出来,这可非常尴尬了。那么肠道是如何辨别屁和粪便的呢? 屁和粪都经由直肠从肛门排出,在肠道和肛门处驻扎有一些识别它们的“门卫”。屁在经过肠道时,对肠壁产生大小不...
我们都会产生“痒”的感觉,“痒”从何处来呢?

科学之谜我们都会产生“痒”的感觉,“痒”从何处来呢?

阅读(314) 评论(0)

手上被蚊子叮了一口,好痒;脸上长了湿疹,好痒;因为过敏长了红斑,好痒;罹患糖尿病多年,好痒;看到一张蚂蚁窝的图片,好痒;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好痒……几乎每天,我们都会产生“痒”的感觉,“痒”从何处来呢? “痒觉”首次发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痒”是由痛觉引起的,当刺激物使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时,我们就产生了瘙痒感,刺激强度增加,瘙痒感增强继而转变成了疼痛。这种想法直到200...
身为现代人类的我们会坐吗?

科学之谜身为现代人类的我们会坐吗?

阅读(298) 评论(0)

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荒野上,有一个哈扎部落,它是地球上最后的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民族之一。这里的人几乎不会患心脏病,以及一些工业化社会里常见的其它疾病。这很奇怪,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健康呢?科学家们急于求解。 久坐很危险 进入新世纪,人类意识到一种新的隐患已经来临,那就是各种流行的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科学家们分析了这些疾病的相关数据,发现了它们共同的罪魁祸首——久坐。 ...
在太空中是如何研究第五类物质的?

科学之谜在太空中是如何研究第五类物质的?

阅读(206) 评论(0)

物质除了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之外,还存在第五种状态,叫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在192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一种宏观的量子态。我这么说,你可能还意识不到它的奇特性。那下面就解释一下。 集宏观与量子于一身 我们知道,所有宏观物体归根结底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而微观粒子的行为本质上是量子行为。量子的行为迥异于我们的日常经验,比如它...
肛门是如何“转正”的?

科学之谜肛门是如何“转正”的?

阅读(208) 评论(0)

肛门是我们很少提及的身体部位,在日常生活中,它也基本没有存在感,好像有它没它都一样。但事实上,肛门的作用可太大了,患有便秘的人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排便不畅的痛苦不亚于其他各类疾病。 但是,你能想象吗?生命刚出现的时候,生物们其实是没有肛门的,那时候的生物是如何消解“宿便”的呢?肛门这个重要部位又是如何演化的? 口肛合一的动物 我们知道,吃下去的食物不可能百分百地转化成养分...
让病毒为人类“打工”

科学之谜让病毒为人类“打工”

阅读(209) 评论(0)

说起病毒,我们常常闻之色变,殊不知,在科学家的手中,病毒有着神奇的作用。 “雇佣”病毒干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安吉拉·贝尔彻是“雇佣”病毒干活的老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贝尔彻研究了鲍鱼形成外壳的机制,发现鲍鱼能分泌一种蛋白质,迫使碳酸钙分子定向排列,从而形成坚硬的外壳。贝尔彻想,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工业中也用到许多无机化合物,那么,她能不能找到像鲍鱼这样能控制无机物的生物,...
AI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公平?

大科技AI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公平?

阅读(1649) 评论(0)

AI检测一定公平吗?绝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肯定。在2018年,美国社交媒体Facebook开发了新的代号为Rosetta的AI系统,用以检测自己社交平台上的仇恨性言论。然而,两年之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包括Facebook在内的所有AI语言检测系统实际上也带有偏见,黑人、同性恋和变性人所发的信息更容易被这些AI标记为“具有仇恨的”。例如,黑人的推特(美国另一个社交媒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