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新浪微薄腾讯微薄

最新碎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您的位置: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大科技> 为什么世界还没被核武器毁灭?

为什么世界还没被核武器毁灭?

核武器的危险

20世纪核武器诞生了,威力之大毋庸置疑。作为大规模杀伤武器,它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力,令人恐惧。也因此,人类的战争逻辑彻底改变了。

在敌对的双方国家,胜利取决于攻防器械多么精良,后勤物资多么充足,战略战术多么出神……但现在,所有一切在核武器面前不堪一击。绝对实力面前,一枚核弹或许会毁掉一个国家辛苦筹划的一切战争准备。

而且一国拥有核武器,他国就会竞相效仿,然后第二国、第三国……纷纷拥有核武器,引起周围一连串核扩散连锁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社会积极反对伊朗、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原因。

冷战军备竞赛使美苏的核弹头数量激增,虽然后来销毁了很多,但现在美俄拥有的核武器仍可以把地球毁灭好几次。那么,既然时刻笼罩在核阴霾之下,为什么人类至今仍和平生活着,似乎丝毫不受核武器影响呢?

核武器的博弈

1945年原子弹成功爆炸,加速了二战结束,同时也加剧了之后冷战的军备对峙。使用核武器提升国家威慑力,与其说是一种传统的军事威胁战略,不如说是威胁的均衡体现。

二战结束时全世界仅美国拥有核武器,为维持自己独有的利益,加强核威慑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美国开始大量制造核弹,“你无我有”使一种无形的威慑笼罩在别国之上。另一方面,美国在联合国倡议限制核武器扩散。

苏联自然不会听从所谓的倡议,4年后就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这时美国已经拥有超过200枚核弹,而听闻苏联也有了核武器,美国制造核弹的速度便加快了。苏联也不甘示弱,1950年拥有5颗核弹,美国则有了369颗;1953年,苏联核弹数目达到120颗,美国则有1436颗。

1957年,苏联试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击中6000千米以外的目标。同一年又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自由翱翔于美国上空。美国本土从此完全暴露在苏联核弹攻击范围内,给美国人极大震撼。

美国便有人提出“相互毁灭保证”理论,其中包括先发打击能力和二次打击能力。先发打击能力,指一方首先把所有核武器发射到对方国家,毁灭其所有的能力。二次打击能力,是在经受一轮核攻击后,仍然保存报复性核攻击的能力。为对抗苏联首先可能发动的核攻击,美国在二次打击能力上大做文章。

于是,美国的一部分B52战略轰炸机被命令挂上核弹头永远飞在天上,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无间断地在天上巡航。只为了防备万一遭受苏联的全面核攻击后,它们可以立刻调转机头飞往苏联,投下报复性核弹。另外,美国还有陆基弹道导弹和深海潜艇里的潜射弹道导弹,同样来保证二次打击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国便不担心苏联发动核战,并且相信,只要让苏联明白,美国若遭受全面核攻击,仍有能力反击并给予苏联毁灭性核报复,那么苏联就不可能引爆核战。

为了在核威慑上全面压倒苏联,20世纪60年代时,美国再次加速了核武器的制造和部署。地球另一端苏联也同样加紧制造核武器,以示对抗。20世纪60年代美国核弹头一度超过30000枚,达到历史最高峰。苏联核弹头数量也急剧攀升,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千枚,迅速提升到20世纪80年代的40000枚。

纳什均衡

很明显,美苏核武器对峙的均衡来自于博弈论。它们双方都没有理由首先发动核战争,同时也没有理由拆除核弹头。相反,它们的核武器还处于一种维持和平的平衡点,也就是纳什均衡。

在博弈的局面里,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策略,这就是纳什均衡。在美苏核武器对峙过程中,曾发生过两次引爆核战争的“导火索”,但都被“意外”熄灭了。

一次发生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高潮时期,美军航母编队在古巴附近发现了苏联潜艇,用各种手段追击,还投掷了五颗训练用深水炸弹,逼迫其上浮。而潜艇被迫深潜,在恶劣环境下潜行长达一周,舱内温度高达60度,苏联水兵每人每天只有1杯水配给,同时还面临美军“深水炸弹”袭击。

苏联人并不知道美军只是逼迫潜艇上浮,以为向自己投了真正的深水炸弹,等于是宣战了。更可怕的是,该潜艇携带了核鱼雷,而美军却不知道!于是在极端环境和步步紧跟的“深水炸弹”逼迫下,苏联人最终决定向美军航母发射核鱼雷以示报复。根据苏军规定,核鱼雷必须由潜艇三位最高军官——舰长、政委和大副一致同意才能发射。舰长和政委全部同意,但唯独大副阿尔希波夫不同意,担心一旦发射就导致双方核攻击不断升级乃至引爆全球核战争,执意要上浮等待莫斯科的命令。等到核潜艇脱离险境后,才知道这是虚惊一场。就这样人类第一场可能的核战争避免了。

另一次发生在1983年,一天凌晨苏联预警系统突然发出美国洲际导弹来袭的警报,当天值班的空军中校彼得罗夫觉得事出蹊跷,没在第一时间上报,之后深思觉得警报有误,而实际证明他是正确的,从而又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详见《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年02B第46页《化解一触即发的核战争》)。

在纳什均衡下,美苏双方都清楚核战没有赢家,结果都是同归于尽,要想生存就必须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战导火索的熄灭,都是在这种理性支撑下做出的。

前途命运悬乎?

纳什均衡,准确地描述了在冲突下如何选择某种理性的、完全合乎逻辑的方法来保持利益最大化。美苏都竭力使自己的核武器成为对方最大的威胁,同时又竭力避免它给对方造成实质威胁;每当有机会有理由使用核武器造成实质威胁时,却又总有意外发生,使实质的威胁胎死腹中。

美苏两国的对峙,实际上是一场意志的较量,他们彼此给予威胁,且反复不断。现在美苏相继削减了核武器数量,双方保有量都维持在大约5000枚,但即使这些引爆,仍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

于是,世界和平仰赖于纳什均衡,人类生存维持在微妙平衡。细思极恐,生活在只以纳什均衡的逻辑而维持其存在的世界里,是令人不安的。把前途寄托在微妙平衡上,人类命运是否有点悬乎?是否该寻求另一种新的保证?

---

转载请注明本文标题和链接:《为什么世界还没被核武器毁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