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70)
评论(0)
2020年7月,阿联酋、中国和美国扎堆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天问一号”和“毅力号”。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这个时间,难道火星探测也要“随大流”吗?其实,这是因为天文学家们计算出来,2020年的7~8月是火星探测的窗口期,探测器在这段时间从地球上出发能用最少的燃料和最短的时间到达火星。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天文学家算一算这个窗口期吧。
根据数学知识,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
阅读(1876)
评论(0)
10000℃!这是比太阳表面还要高的温度,这是核弹爆炸时的温度。这个温度,足已“毁天灭地”。那么,有材料能够抵御这种高温吗?
1986年,英国有一个叫莫里斯·沃德的人,他发明了一款材料涂层,甚至可以承受核闪光!要知道,在实验室里,模拟的核闪光能够熔化一块厚厚的钢板。
如此“厉害”的材料涂层,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呢?这是因为发明人沃德对它的“配方”讳莫如深,导致它从...
阅读(441)
评论(0)
病毒是人类的老对手了。随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肆虐,病毒再一次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不过,当我说“病毒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的时候,事实上它们早已经钻进我们的神经里了。喏,它们就藏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的DNA上。这种病毒叫“内源性病毒”。内源性病毒,严格说来只是病毒的一段DNA。与之相对的是外源性病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病毒。外源性病毒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病毒的遗...
阅读(2054)
评论(0)
挪威罗落斯镇北部的一个叫做赫斯达伦的小山谷一直被一些怪异的光团骚扰着,这些怪异的光团是什么?是人们传说中的UFO吗?科学家进行了各种探查,越探查越是感觉怪异:它们比UFO还不可思议!
赫斯达伦现象
赫斯达伦山谷15千米长,南北走向。东西部都是山脉,海拔也就是1000米左右。这个山谷只有140人居住,大都居住在距离道路很近的地方。自1981年12月份以来,居民们发现各种奇怪的光...
阅读(2037)
评论(0)
很久以前,太阳是怎么样的?银河系又发生了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想知道这些秘密的话,来月球翻阅一下它记载的“日记”吧。
月球如何写“日记”
运用地层覆盖、撞击坑密度统计分析以及月岩同位素测年法等方法,科学家推测,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4亿~46亿岁。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中,月球日夜暴露在太空环境中,长年累月地接受着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其他星体发射的高能粒子辐射。这些粒子“灼伤”了月球,并与月球表面的...
阅读(525)
评论(0)
宇宙大爆炸过后50万年,炽热的辐射渐渐平息下来,温度慢慢下降,这时宇宙中物质开始占主导地位,中性原子不能被电离,引力开始发挥作用。
从这时开始,到第一颗恒星的形成,宇宙花费了大约5000万到1亿年的时间。
不同的区域开始冷热不均
中性原子最初形成时,标志着光子停止从自由电子中散射出来,因为自由电子只有在原子以等离子体的形式电离时才会出现;由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散射,这时,空间中的...
阅读(6310)
评论(0)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很多人看来,也许除了一个在地球南端,一个在地球北端之外,它们大同小异,都是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是陆地,一个是海洋
南极是被海洋环绕的陆地,覆盖着厚厚的淡水冰层,陆地周围镶嵌着一圈海冰,并被南大洋环绕。
而北极恰恰相反,是被陆地环绕的海洋,这个海洋即北冰洋,不过洋面上有薄薄的一层古老海冰。共有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俄罗斯、...
阅读(2477)
评论(0)
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除了完成日常任务之外,还有一项大事需要认真对待——吃饭。在太空吃饭可不像在地球上那么享受,食物不仅会乱飞,味道还不一样了。于是,各国航天局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太空食品与工具。
失重不怕,有太空餐桌
我们在地球上受重力作用,可以平稳地坐下吃饭,食物也不会飞来飞去,但在太空中不同,不仅宇航员会因为失重飘起来,食物也会。为了克服这一点,航天器中专门设置了太空餐...
阅读(1804)
评论(0)
昨晚你睡得很香,早上起来神清气爽,妈妈却说:“你呼噜打得可响了,隔着门也听得到!”原来自己睡觉会打呼噜?可为什么你自己却一点都听不到?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
我们呼吸时,空气会经过口腔、鼻腔、咽喉等部位进入气管。睡着后,口腔顶部、舌头和喉咙的肌肉就会放松;如果肌肉过于放松,就会使软组织松弛塌陷,堵塞上呼吸道,这时空气就会像穿过峡谷的风一样,发出呼啸声。
过滤自己的呼噜声...
阅读(5154)
评论(0)
无论学习还是解题,人类需要大脑来完成,然而,自然界中看起来最简单的生物之一——黏菌,既没有大脑,也没有神经,仅有一个细胞,却既能学习走出迷宫,还能帮助人类规划城市道路,甚至解开宇宙谜团。形态各异的黏菌
图片中这些一团团、一簇簇或一摊的东西就是黏菌。它们形态怪异,有的如同外星怪兽,有的如同珊瑚,有的如同鱼子;它们的颜色异常丰富,有鲜艳亮丽的明黄或粉红,也有暗淡的灰白或暗红;有的黏菌颇具观赏...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