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新浪微薄腾讯微薄

最新碎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您的位置: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科学之谜> 2030年的战争——新型武器将颠覆未来战场

2030年的战争——新型武器将颠覆未来战场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研发出一种超高精度任务弹(EXACTO),它能在半空中改变飞行轨迹并准确击中目标,就连新手也能做到百发百中。

百年前人们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地面,使用的武器都较为原始,例如大刀和步枪,或许还能加上迫击炮,有些国家还会重视骑兵团的训练。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武器,估计会吃惊得说不出话吧!包括无人机、防弹衣、战斗机等,战场也不再仅限于地面,还有空中战场和海上战场。科技发展总会不断带给我们惊喜,你若以为我们现在的军事武器已经是最完善、最精良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也许百年过后,我们会像先人看待我们的武器一样,觉得未来的武器超乎我们想象。

如今,我们正站在技术变革的风口浪尖,迎着技术革新的热潮,许多更加新奇和先进的武器模型不断被提出。无人机研发一直是政府部门最有兴趣资助的项目之一。近期,美国五角大楼着眼于一群可以相互交流并能发挥监视作用的无人机群,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隐蔽性好、覆盖范围广的无人机群将会成为军队的好帮手。

“我们正站在技术变革的风口浪尖。”

技术革新为陆军战队带来不少益处,例如更加轻便的新型外骨骼不仅可以减少士兵的负重,方便行动,它的保护能力也比古老的盔甲更强。下肢外骨骼通过肩带固定在双腿和胯部的两侧,增加士兵可携带的物资量。随之而出现的,是一款外形酷似普通潜水服,但却更加轻便、贴身和柔软的外骨骼潜水服,它可以保护和支持穿戴者身上易受伤的软组织部位,并帮助减缓肌肉疲劳。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其影响之深远也毋庸置疑。人类有情感,做决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而且思绪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未来的自动化武器有望摆脱人类的操控,依靠算法和复杂的传感器实现自我判断和决策。目前,采用方阵系统(由传感器、操控软件和加特林机枪组成)的自动防御武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当系统感应到朝己方而来的导弹时,会自动锁定目标并开火,而这一操作过程的用时远比人类的要短得多。

然而,除了要紧急处理诸如导弹等可见的、已存在的威胁外,还需预判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对当前情况做出综合分析,中间涉及的一些道德和情感问题,可能是冰冷的机器在思考时难以顾及的,这就令全自动武器的研发一度陷入尴尬境地。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各国政府以及一些私人公司正试图让坦克、无人机等武器接近全自动化,当然,即便人无需再坐在坦克或战斗机里,但仍需要在后台进行操控。

近乎全自动化的武器带来的好处,就是极大地减少了军队的损伤,士兵无需在前线冒着炮火和敌军对抗,而是待在几千米外的安全区远程操控武器,借用高端技术实现在战场上的叱咤风云。此外,近乎自动化的坦克和无人机会分别在地面和空中巡逻,能实现自动导航并实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士兵操控造成的时滞性。

激光透镜

监视敌人是军队的必要任务,而随着地空导弹的频繁应用,监视任务变得越发困难和重要。新提出的“激光生成大气透镜”概念将有可能改变未来战场,它能让人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外,借助激光全面监控战场上的情况。在高空中,飞机将利用激光束短暂地激发或电离大气层的一小部分区域,使该区域的光线通过折射、反射或衍射的方式变形,继而形成一个大型放大镜。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一些先进的传感器,士兵就能对地面实行更全面的监控。这项技术的优势不止于此,激光生成的大气透镜还可以用作激光偏转盾,阻断来自敌方的激光束。

激光武器

受科幻小说启发而研制的激光武器,将会在未来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

据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于1898年发表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描述,火星人使用的武器极其怪异,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一个外形奇特,有着三条腿,身高约30米,拥有多个鞭状触手并能快速移动的“怪物”,便是火星人入侵地球时使用的重要武器。此外,它还能发射肉眼看不见的“热射线”,所经之处都被点燃,令人类颤栗。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他们会不会入侵地球?科学家们至今未能揭开这些谜底,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热射线,却在辗转百年后以激光束的形态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不过,激光束比热射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能点燃目标,还能被用于通讯、目标追踪和消除等多个战斗领域,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电磁辐射。跨越电磁频谱的不同波长具备不同的优势,例如蓝绿光作为激光通信的一种,由于海水对其吸收损耗极小,它在通过海水时穿透力强且方向性极好,在深海中传输数据的准确度和速度都比现今用的无线电波要高。由红外线组成的激光束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能使敌方的传感器瘫痪或通过产生热量对敌人造成破坏性影响。

自激光于1960年初次进入大众视野,科学家们不断对其做出改进。2014年,美国首次在航空母舰上配备了多功能激光武器系统。这令许多国家感到眼红,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研发出更好、更先进的激光技术,很快,激光将成为海陆空战场上的“常客”。

尽管激光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激光器过重,使用时过热,以及射击能耗过大等,导致飞机无法安装激光武器。

然而,有些人就喜欢迎难而上,把挑战和冒险当成前进的动力。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便是如此。2014年,该公司开始测试一种针对未来战机的新型激光炮塔,经过60次的飞行测试后,认定炮塔具备了360度攻击的能力。虽然武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意味着这项技术离实际部署又进了一步。该公司的研究团队将继续改进激光炮塔,打算构建一个能精准捕捉目标的光束控制系统,打造一个既能供电又能冷却激光束的吊舱,以及研发出更高能的激光束。测试时间初步定在2021年,如果测试成功,这种武器可能会颠覆未来战场。

子弹也环保

陆军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就是步枪。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自己在战场上比敌人更快、更准,士兵们平时必须要接受大大小小的射击训练,这就得消耗大量的子弹。铅弹污染一直是环保人士的心头病,子弹的弹药和金属外壳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这也让许多人存在这样的顾虑,未来军事武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证明,有几项新技术却能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不久前曾掀起一阵热议的一款可降解的环保子弹。除了尽可能使用可降解的制作材料,环保子弹的弹药中还多了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种子,而种子发芽和环保子弹降解所需的时间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环保子弹降解完毕,到了发芽期的种子刚好可以落回土壤中,长出来的植物应该能供动物食用。

军事技术为社会服务

一战期间,英国需要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技术,于是雷达出现了。随着微电子等领域的进步,雷达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这个战争的产物在不久后更是造福了社会,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资源探测、天体研究等方面。雷达的作用更像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持续帮助我们收集各种信息。与雷达类似,同为战争产物的核能,相对化石燃料等能源而言,可以作为生活中的清洁能源供人们使用。

当前研究人员为未来战场而研发的新技术,最终可能也会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无人机群可以用于搜救行动,外骨骼能作为残障人士的新四肢,利用自动化技术研发性能更高的无人驾驶客机……未来几十年内,技术的走向难以预测,但迈步向前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得多。

铁甲军团

要说研发铁甲机器的技术,英国BAE系统公司的实力应该是业界数一数二的。一个自主运作、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的“铁甲军团”,可以为前线部队提供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军队损伤。新型铁甲前进所依赖的链条是由橡胶制成,两边链条并不对称,如此一来铁甲能在城市战场里来去自如,穿越大街小巷,也能在崎岖的地形中攀爬陡峭的斜坡。铁甲的外壳较为坚硬,既能承受小型武器的火力,也能承受某些威力巨大的爆炸。铁甲的电池电量足够它在50千米的范围内行驶,其底部还放置了许多可更换的零件或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多功能的铁甲,在军队中扮演了多个角色,它既能进攻也能防守,既是可靠的侦察兵,又是救援队的得力助手。在战场上,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任务之一是获取敌方信息,铁甲军团将作为军队的眼睛和耳朵,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其他士兵和机器共享,这对战争输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化学材料生产无人机

中国有句话叫“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事先做好充足的战略部署、不断发展技术,才能让军队沉着冷静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然而,子弹无眼,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指挥官在部署时难以顾及方方面面。在未来战场上,无人机将作为眼睛和耳朵,扩大视野范围,方便军队更全面地掌控战争局面。

但是,无人机的建造成本高、周期长,难以大规模生产并用于战场。BAE系统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则大胆设想,是否能仅用几周时间就建造出一架可用的无人机呢?或许3D打印技术能解决这个难题,利用化学试剂作为打造无人机结构的材料,节能且快捷。就在不久前,中国海监第九支队刚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研制了防水无人机并成功试飞,创造了一种新手段和新工具。有了这项技术,实现无人机定制化生产指日可待。

---

转载请注明本文标题和链接:《2030年的战争——新型武器将颠覆未来战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