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新浪微薄腾讯微薄

最新碎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您的位置:大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 >大科技> 互联网重塑选择

互联网重塑选择

当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飞速发展起来,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关于一切的选择似乎都多样化起来,选择的方式也和以前完全不同。

过去和现在的选择差异

在过去,你可能穿着在百货商店里挑的衣服,一边吃着早餐铺买来的豆浆油条,一边看着从自家门口邮箱里拿出来的报纸,浏览新闻。工作的选择一般是子承父业,或者是朋友推荐,又或者是附近招工。吃饭基本在家,或在单位吃工作餐,偶尔和朋友家人一起去饭馆尝尝鲜。出行,可能骑自己买的自行车,也可能站在路边苦等公交或的士,要是买机票、火车票那就更麻烦了,得去售票点先问问有没有票,再排队买。

现在呢?

买衣服我们不用再去商场一圈又一圈地逛,而是有多种风格不同的网上商城供我们选择。一日三餐,完全可以叫各种外卖,或者从网上超市选择食材买回家来自己做。找工作不用愁,网上发布的岗位应有尽有,关于企业的资料也可以查到很多,还可以发一份简历在网上,等着猎头联系你。而出行更是方便,不但可以用手机软件扫描共享单车来骑,还可以查到所有你所需的公交地铁路线以及到站时间;打车再也不用站在路边等了,可以在手机上选择专业的私人车主、顺风车或者是的士司机来接你;买票更是方便,网上会罗列出所有合适的机票、火车票供你选择。

谁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如果说过去我们的选择主要靠自己的习惯、父母朋友的经验,或者没得选只好那样办,那么互联网是如何重塑我们的选择过程的呢?

首先来看看做出选择所依据信息的获取方式。过去报纸以及电视、电台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半被动式的,我们可以选择想看哪家报社的报纸、哪个台的节目,却无法精确到只获得我们感兴趣的信息,也无法控制我们想看的节目会在哪一天的哪一个时段播出。今天在网络时代,我们则可以主动去搜索我们想要的信息、我们想看的视频,我们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其次是在线评论。我们在互联网上选择,除了看图片和视频,一般都会看别人的在线评论。这些由消费者自发的评论,对商家的口碑有重要影响。虽然这些口碑不一定是最准确、真实的,但却左右了之后消费者的心理。许多人在网络平台消费都会先看看评论的好坏,从而判断商家口碑的可信程度。

因此,如果说过去我们的选择主要是看卖家打什么样的广告,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选择主要就是看买家的要求和主观体验了。

现代的选择方式更好吗?

那么,互联网时代这种按需搜索,按评论来选择的方式真的更好吗?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说,当我们阅读其他人的体验时,我们大脑的替代作用会预测自己在经历同样的事物时会有怎样的体验,这种做法对于选择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我们对同样的事物又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并且我们自身是很在乎我们这些与众不同的见解的。在不需要冒雨等车、不需要排队买票、不需要花时间逛商场,还很方便退换货的情况下,我们的选择明显变得更有效而且更明智了。但是,如果某人有选择困难症,那么一定会在茫茫网海中迷失自己,因为网络上的选择实在太多了!而且看不见摸不着,让这些选择困难症患者更难定夺。并且,过分依赖这种新的选择机制,我们也会错失许多体验。

就拿餐厅来举例。一名作家去墨西哥海边小镇旅游,途中遇到一个人,这个人指了指海边一个看起来简陋的、稍微有点破烂的烤鱼店,推荐给他。结果,这是他那次旅行中吃到的最难忘的一顿美食。但是,当他过后在美食软件上找这家店时,发现这家店被埋没在了众多星级餐厅和有名或者没名气的餐馆之后。显然,如果这名作家一开始就从美食软件中选择餐厅,他就会错过这家店。

另外,为了研究人们如何使用在线评价,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做了研究。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软件上列出的两家餐厅,以五星为满分,都只得到了三星,但是一个有500条评论,另一个只有20条评论,你会选择哪一家呢?研究人员发现,同样的得分(或星级),评论数量越多就越靠谱。

不过,流行的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口味也都不一样,哪一种选择方式才是最明智的,可能真的要因人而异。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第12期杂志文章 欢迎您关注大科技公众号:hdkj1997

---

转载请注明本文标题和链接:《互联网重塑选择

分享到: